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的页岩脆性指数评价新方法
编号:17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20 13:54:28 浏览:239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09日 18: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E] 张贴报告 [E] 展板报告

暂无文件

摘要
岩石脆性是决定页岩气开发压裂难度的重要力学性质,因此脆性指数(BI)是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层段优选的关键参数。目前脆性指数的计算方法主要为:(1)对采集的岩石样本进行室内实验。该方法直观准确,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a.当缺乏岩样或岩样大小不符合实验规格时,难以进行实验测定;b. 实验时间、金钱成本高;c. 得到的脆性指数为不连续的散点,可能会忽略部分潜在压裂层段。为了方便地计算脆性指数,部分学者建立了一条(或两条)测井曲线与室内实验获取的脆性指数的经验公式,将测井曲线输入该经验公式中即可预测脆性指数。然而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a. 岩石脆性为矿物组成、结构等性质的综合响应,单靠一两条测井曲线进行预测存在片面性;b. 脆性指数与测井曲线之间关系复杂,通过简单的经验公式计算难以获取准确结果。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利用测井数据预测BI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建立预测因子(输入变量)与被预测值(目标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复杂关系。本研究以四川盆地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和宝塔组为例,采集了63个样品及相应的测井资料。将通过岩石力学实验获取的脆性指数(BIcore,范围为0.18-0.88)作为目标变量。根据测井曲线与BIcore的线性回归和灵敏度分析结果,选择了伽马(GR)、密度(DEN)、声波(DT)、中子孔隙度(CNL)和自然电位(SP) 5种测井曲线为预测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从5种测井曲线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将这3个主成分作为BPNN的输入变量(PCA-BPNN)。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果显示,与未经主成分分析的神经网络模型(BPNN)相比,经主成分分析的BPNN模型(PCA-BPNN)具有更加良好的预测精度。这是因为所选的5种测井数据是相互关联的,导致输入信息冗余,如SP、CNL、DEN、DT测井曲线均受控于岩石孔隙度,SP、GR测井曲线均受控于岩石黏土矿物含量,而岩石孔隙度与黏土矿物含量对岩石脆性指数有重要影响。输入过多的、高度相关的变量使BPNN模型复杂化,导致神经网络学习困难,从而导致预测精度的降低。相比之下,主成分分析可以降低输入变量的维数、去除输入变量中的冗余信息,同时经主成分分析后得到的新变量互不相关、仍然包含大部分的原始信息,而将这些新变量输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简化学习过程,提高预测精度。利用所建立的PCA-BPNN模型对研究区Y1井目的层段进行了BI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室测定的BIcore值基本一致。因此,建立的PCA-BPNN 脆性指数预测方法能够准确优选合适的水力压裂层段,具有经济和技术实用性。
 
关键词
脆性指数预测;BP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
报告人
叶亚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稿件作者
叶亚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唐书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09日

    2021

    07月12日

    2021

  • 06月28日 2021

    摘要截稿日期

  • 09月29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