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陆相页岩含气性控制因素及评价
编号:13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20 13:53:00 浏览:189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09日 20:2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E] 张贴报告 [E] 展板报告

暂无文件

摘要
      查明不同地质因素对陆相页岩含气性的控制作用并开展含气性评价对指导陆相油气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页岩形成于典型的陆相沉积环境,泥页岩厚度大分布广,通过有机碳含量测试、成熟度测试、岩石热解测试、气体吸附测试、高压压汞、扫描电镜等技术方法测得页岩层内TOC平均为1.2%,Ro均值为1.655%,储层内主要发育微孔和中孔,孔隙类型包括矿物格架孔、晶间孔、溶蚀孔、有机质孔,孔隙度平均为2.20%,孔比表面积平均为11.39m2/g。分析认为,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页岩气主要以吸附态和游离态赋存于储层内,基于等温吸附实验数据、Langmuir吸附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理论获取了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气量,其中在干燥条件下页岩理论最大吸附气量均值为1.90m3/t,游离气量均值为1.57m3/t。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气控制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温压及含水条件等方面开展,吸附气量的控制因素包括有机碳含量、粘土矿物含量、孔隙度、温度、压力和含水饱和度,游离气量的控制因素包括有机碳含量、脆性矿物含量、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进一步对不同控制因素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SPSS数据分析软件分别对吸附气量与游离气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页岩气不同赋存状态的多因素回归预测模型,并借助现场解吸数据进行模型检验,相对误差较小,模型可靠性高。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元坝地区的四类主要岩相中富有机质粘土质页岩含气性最好,含有机质混合质页岩次之,含有机质硅质页岩再次,贫有机质硅质页岩含气性较差,在纵向分布上的特征表现为大安寨段页岩含气性略好于东岳庙段,平面上含气量大于2.50m3/t的有利含气区主要集中在达州以西,营山以北靠近盆地中心地区。
 
关键词
陆相页岩气;赋存状态;控制因素;定量预测;含气性评价;川东北地区
报告人
肖阳
硕士研究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稿件作者
肖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姜振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09日

    2021

    07月12日

    2021

  • 06月28日 2021

    摘要截稿日期

  • 09月29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