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南洼陷沙三段下亚段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页岩油可动性的影响
编号:12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20 13:52:58 浏览:209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10日 08:2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E] 张贴报告 [E] 展板报告

暂无文件

摘要
摘要:为了明确渤南洼陷沙三段下亚段泥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页岩油可动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索氏抽提、气体吸附、核磁共振(含离心)等实验手段,对渤南洼陷沙三段下亚段页岩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结构特征是控制页岩油可动性的重要因素。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页岩储层主要发育有机质孔、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构造缝和层理缝等多种类型的储集空间。以50nm和2μm为界,不同层理发育类型的泥页岩均呈明显的三段式分布特征。小于50nm孔隙的孔体积主要由方解石溶蚀孔提供,而50nm~2μm孔隙的孔体积则由粒间孔提供,大于2μm孔缝的孔体积由层理缝和构造缝提供。页岩油可动性差,可动油饱和度平均仅为21.50%。可动油主要赋存在大孔隙(孔径>50nm)中,小孔隙(孔径<50nm)中以束缚油为主。大孔隙在为可动油提供较多储集空间的同时,也可作为渗流通道,有利于页岩油流动。发育众多小孔隙和较大比表面积的泥页岩容易捕获吸附态油,加之其较差的连通性导致其不利于页岩油流动。层理在增加了大尺度储集空间的同时,也提高了不同尺度孔隙的连通性,有利于页岩油的流动。
关键词
孔隙结构,渤南洼陷,页岩油,可动性
报告人
宫厚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稿件作者
宫厚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09日

    2021

    07月12日

    2021

  • 06月28日 2021

    摘要截稿日期

  • 09月29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