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铅锌冶炼厂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综述
编号:77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17 14:53:21 浏览:58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10月25日 20:1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003] 分会场报告-722室 [3-9] 研究生论坛-4

暂无文件

摘要
铅锌冶炼活动会引起周边土壤中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本研究通过收集近年已发表文献中全球铅锌冶炼厂及周边土壤中As、Cd、Cu、Pb、Zn的含量、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等数据,研究全球范围下铅锌冶炼周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主要风险类型和风险元素。结果表明,90%的铅锌冶炼场地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土壤重金属含量随冶炼厂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主要累积在冶炼厂2km范围内,As、Cd、Cu、Pb、Zn的平均含量为208.3 mg kg-1、26.6 mg kg-1、191.8 mg kg-1、4192.6 mg kg-1、4187.7 mg kg-1,分别是地壳背景值的36.5、266、7.1、167.7、37.2倍,Cd、Pb的超标倍数显著高于其他金属,Cu的超标倍数最低。从Igeo指数看冶炼场地重金属的Cd、Pb累积程度最高,是冶炼场地主要污染元素。大部分国家铅锌冶炼场地周边土壤中Cd、Pb、Zn都存在明显累积,大约一半的冶炼场地周边还存在As、Cu累积。冶炼场地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排序为:冶炼生产区>林地、农田>居民区,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土壤与污染源距离和重金属迁移过程,因此影响到土壤重金属含量。各个国家之间,土壤的土地利用划分类别,以及重金属的土壤环境标准值差异很大。加拿大的土壤环境标准值综合来看是最严格的,各功能区标准值最宽松的国家是比利时瓦隆地区。与全球各个国家土壤环境标准进行对比,Pb、As、Cd、Zn为保护生态系统环境和人体健康安全的重点防控元素,As、Cd、Pb为保护地下水安全的重点防控元素。生产区和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较高,主要风险元素为Cd。冶炼区、林地和农田中重金属健康风险较高,主要风险元素为As、Cd、Pb。研究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冶炼区土壤重金属风险防控与修复工作。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周子若
中南大学

稿件作者
周子若 中南大学
彭驰 中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