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燃料电池原位修复土壤复合抗生素及抗性基因污染
编号:75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17 14:20:48 浏览:29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10月25日 20:4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005] 分会场报告-721室 [5-8] 研究生论坛-1

暂无文件

摘要
       抗生素作为治疗牲畜细菌感染疾病的广谱药物,其残留物在施肥的农业土壤中随处可见,抗生素长期积累会造成土壤中抗性基因污染,不可避免严重威胁到农村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因此,研发一个可以同时去除抗生素和抑制抗性基因的方法非常紧迫。微生物燃料电池修复抗生素污染土壤并同步产电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兴修复技术,在实际土壤污染环境下是多种抗生素共存,为了更好的了解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多种抗生素对于抗生素去除和抗性基因变化的影响,本研究构建土壤微生物燃料电池修复单一磺胺嘧啶污染土壤与复合磺胺嘧啶和磺胺甲恶唑污染土壤,考察了土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修复效果、微生物群落及抗性基因丰度。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燃料电池闭路和开路对磺胺嘧啶的去除率达94.26%、95.48%,比对照组高出43.82%,并且阴极的高氧化还原电位可以促进抗生素去除速率;2)复合污染土壤的产电性能低于单一污染土壤,通过极化曲线分析可知,复合污染土壤MFC 的内阻较单一污染高出41Ω,且复合抗生素会抑制产电菌的增殖;3)通过降解动力学分析污染土壤中磺胺嘧啶降解趋势,可明显分为前期快速降解和后期缓慢降解两个阶段,且复合污染土壤中抗生素的DT50高于单一污染土壤,但其DT90显著低于单一污染土壤,复合污染在初期会抑制微生物降解抗生素,而在后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和代谢多样性;4)闭路条件下,单一污染土壤MFC中的sul1、sul2、sul3抗性基因总丰度在土壤和阳极中均高于复合污染土壤MFC,这意味着土壤MFC产生的生物电可以更好地抑制复合污染土壤中的抗性基因增殖。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张晨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稿件作者
张晨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杨玉立 南京师范大学
宋海亮 南京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