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驱动的矿物-微生物协同作用机制及其环境效应
编号:2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9-27 11:26:05 浏览:455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10月26日 14:0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8min

所在会场:[003] 分会场报告-722室 [3-5] 主题4: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监测及源解析技术(谷成、陈玖斌)

暂无文件

摘要
铁氧化物半导体矿物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沉积物等天然环境中,通常作为产电微生物的终端电子受体,促进微生物的呼吸代谢作用。本研究系统研究了赤铁矿-希瓦氏菌体系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对于六价铬的还原钝化作用。通过构建希瓦氏菌-赤铁矿纳米线阵列光电极的单室电化学系统,结合摇瓶实验、微生物活性分析等方法,比较了外部光照条件、营养物质浓度、电子受体、空穴捕获剂等条件对赤铁矿-希瓦氏菌的界面电子传递动力学、微生物代谢速率、微生物活性等方面的影响。揭示了希瓦氏菌能够通过代谢底物、产生生物电子高效填补赤铁矿的光生空穴,促进矿物光生电子还原六价铬的反应机制。提出了半导体矿物赤铁矿可以作为微生物的光能捕集/转化器,促进微生物的胞外呼吸作用、加快微生物对底物的代谢速率。通过电化学和摇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量化了日光作用下矿物光催化作用对矿物-微生物电子传递速率和微生物底物代谢速率的提升,证实了日光激发作用下赤铁矿-希瓦氏菌系统中电子传递的新途径,及其在促进Cr(VI)及其还原产物在矿物表面富集、抑制微生物有效性下降的作用,提出了日光激发赤铁矿-希瓦氏菌协同作用高效还原六价铬的新技术。研究有助于认识土壤环境中常见的半导体矿物-微生物协同利用光能驱动元素循环和污染物转化的新机制,为开发和优化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治理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刘娟
北京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