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腐植酸对溶液中Pb (II)的吸附特性
编号:15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22 15:00:28 浏览:41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10月25日 19:4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003] 分会场报告-722室 [3-9] 研究生论坛-4

暂无文件

摘要
为研究不同腐植酸对溶液中Pb (II)的吸附特征,选用煤基腐植酸和生物腐植酸在不同溶液初始浓浓、吸附时间、溶液pH和离子强度条件下吸附溶液中的Pb (II),对其性质特征进行测定分析,并揭示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更适合煤基腐植酸和生物腐植酸吸附Pb (II)的等温吸附过程,得到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16.1 mg/g和37.2 mg/g。煤基腐植酸对Pb (II)的吸附性显著高于生物腐植酸。煤基腐植酸和生物腐植酸对Pb (II)的吸附动力学过程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随着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溶液pH的增加,煤基腐植酸和生物腐植酸对Pb (II)的吸附量都呈现先快速增加后保持不变的趋势。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煤基腐植酸和生物腐植酸对Pb (II)的吸附量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进一步加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推测煤基腐植酸和生物腐植酸对Pb (II)的吸附机理主要包括静电作用、表面络合作用、离子交换和π - π相互作用。煤基腐植酸和生物腐植酸都属于当代环境友好型材料,在当今生态环境的全面建设中,二者完全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赵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稿件作者
赵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黄占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