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 2022-01-23 17:30:48
中国东部古新世-始新世盐湖记录的古气候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古新世—始新世,古气候演化,东亚季风,驱动机制,东营凹陷
摘要待审
王健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古新世—始新世是东亚地区古近纪气候的关键转变期,其古气候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非常复杂。以往主要是依据东亚中西部地区的沉积资料对这一时期的古气候演化进行研究,东营凹陷位于东亚地区中部干旱带的东部边缘,古新世—始新世时期发育有一套连续的红层—膏盐层—湖相泥岩沉积序列,含有大量的孢粉化石和地层学资料,对古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本论文以东营凹陷孔店组—沙三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沉积学资料、地球化学指标以及古生物资料,通过米氏旋回分析手段,并与同时期东亚中西部古气候演化进行对比,探讨了其古新世—始新世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根据研究区沉积物特征、孢粉化石组分特征以及地球化学指标的垂向演化特征东营凹陷孔店组—沙三段古气候演化可分为8个阶段。其中,第1-4阶段古气候变化与东亚中西部古气候变化基本一致,即第1阶段的升温旱化后古气候达到新时代最热的时期,随后呈现一个长周期的干冷化趋势,并在第4阶段经历了一个全球性的短暂的急剧变暖过程(MECO)。第5-8阶段研究区古气候演化与东亚中西部古气候变化趋势出现明显差异。第5阶段沉积时期,虽然研究区古气候整体干旱,但东亚东部地区古气候开始逐渐向湿润方向演化,纬向分带古气候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第6阶段时期,研究区古气候已经不再那么干旱,开始呈现震荡性湿润,纬向分带古气候格局逐渐被打破;第7-8阶段,古气候整体转变为东湿西干的气候格局,东亚季风开始盛行并成为东亚东部地区气候的主导因素。 通过对古新世—始新世全球大气演化、构造活动等的调研及不同尺度沉积旋回的刻画与分析,发现研究区各阶段古气候演化的驱动因素存在较大差异。第1-6阶段研究区古气候主要受盛行西风控制,气候较为干旱,米级沉积旋回所反映的气候波动性变化主要受偏心率周期驱动,在偏心率调制下,岁差和斜率周期对沉积旋回的发育也产生了重要的驱动作用。第7-8阶段,随着青藏高原隆升及塔里木盆地海退等因素的影响,东亚地区内陆和周缘大洋的热对比增大,促进东亚季风的盛行,古气候大背景上受东亚季风控制,米级沉积旋回反映的古气候则主要受短偏心率和岁差周期控制。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4日

    2022

    05月15日

    2022

  • 05月17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古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编辑委员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委员会
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承办单位
长江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