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 2022-03-04 22:19:25
鄂尔多斯盆地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成刻画及沉积充填特征 ——以陇东地区为例
鄂尔多斯盆地;前侏罗系古地貌;延安组;河间丘;河流相
摘要待审
王秀娟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是重要的含油层系,油藏分布受古地貌控制作用明显,前人通过二维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刻画出了古河、斜坡、高地、河间丘等地貌单元及平面分布格局,但对古地貌形成演化、地貌单元成因及垂向沉积充填规律认识上尚不系统。结合近年三维地震资料、测井岩心及河流侵蚀理论等资料方法,在古地貌形成演化、地貌单元成因分析及分类、垂向沉积充填认识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采用河谷形态等分析方法,前侏罗纪古貌形成主要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整体抬升阶段,河流下切侵蚀,河谷V型,古地貌及主要河流基本形成;第二阶段为稳定侵蚀阶段,侵蚀深度接近基准面,河流侧向侵蚀能力增强,河谷加宽,形成U型-槽型河谷。第三个阶段宽缓V型抬升阶段,抬升幅度大但不均匀,西南部抬升较高,侵蚀河流向北向东迁移,形成第二期V型河谷;第四个阶段为快速沉降阶段,侵蚀减速,逐渐为沉积充填演化阶段。
在原有古地貌认识基础上,结合局部三维地震,对古地貌单元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和成因分析。识别出了三种河间丘类型,一是差异侵蚀型:在河道早期侵蚀时,由于基底不平,河道分流,造成不同位置河道侵蚀程度不同,最终形成河间丘。具有顺河流走向分布,长条、梭子状,延伸相对较远,两侧河道规模相当特征。二是串沟切割型:局部突出基底被后期水流切割与河床分离,形成该类型河间丘。具有半月形、纺锤型,顺河道分布,靠斜坡较近,串沟侧侵蚀河道规模较小特征。三是河曲残留型:河道演化后期,河道弯曲,凹岸侧向侵蚀强,发生裁弯取直,残留部分形成河间丘。具有规模相对较小,走向不固定,椭圆状、水滴状等特征。
建立了两种斜坡类型,一是侵蚀坍塌陡坡型,由坡底河道下切或侧向侵蚀造成地层不稳定发生坍塌滑坡等形成,坡度较陡(一般大于30°),在甘陕古河道北侧最为发育;二是支河侵蚀缓坡型,由来自高地和主河道之间的不稳定水流长期侵蚀形成(一般小于30°),在甘陕古河道南面最为发育。
划分出两种高地类型,一是孤立型,是周围支流溯源侵蚀不彻底保存下来的,零星孤立椭圆柱状分布在斜坡上,和主高地往往通过较陡的残余梁连接。二是连片型,平面上规模较大、连片性好,侵蚀程度最低,两侧发育主河道。
侏罗系沉积前盆地开始沉降,接受了从富县-延安组沉积充填,主河道垂向上发育限制-半限制-非限制沉积环境,水动力从强减弱,粒度从砾-粗砂-中-细沙,河流类型从辫状河-低弯度曲流河-高弯度曲流河演变。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4日

    2022

    05月15日

    2022

  • 05月17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古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编辑委员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委员会
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承办单位
长江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