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脂肪酸添加剂链长对大豆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编号:61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7-28 21:10:29 浏览:236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在无法避免接触食品的工程机械润滑点上,应选用无毒无害且润滑性能优异的润滑剂。大豆油(Soybean Oil,SO)可食用,易生物降解,同时具有优良的减摩性能,是食品机械润滑油的选择之一,但由于大豆油分子中含有大量碳碳双键,导致其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差,限制了其作为润滑油的实际应用。为提高大豆油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不同碳链(短链C4、中链C8、长链C12\C18)脂肪酸到脂肪酶Novozym435改性大豆油中,考察脂肪酸碳链对改性大豆油热氧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添加剂在食品大豆油中的作用机理。利用红外、拉曼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使用同步热分析仪TG-DSC考察其热氧化稳定性,在MFT-5000磨损试验机考察其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表面轮廓仪、拉曼光谱分析摩擦磨痕表面的微观形貌、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添加饱和脂肪酸到改性大豆油中,热氧化稳定性增强,抗磨性能随饱和脂肪酸添加剂链长的增加而提升。这是由于改性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提升,延长了润滑作用时间,饱和脂肪酸碳链中的非极性甲基使长链饱和脂肪酸更易于在摩擦表面形成致密且有序的润滑薄膜降低了磨损。
稿件作者
潘树鑫
贵州大学
王玥
贵州大学
张大斌
贵州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