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低温阀门配合副材料摩擦学行为研究
编号:61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7-28 21:04:26 浏览:261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深低温阀门是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核心动力系统的关重部件,其服役性能直接决定了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安全性[1]。然而,该类阀门服役于深低温环境,致使深低温阀门配合副极易磨损、卡滞。研究极端工况下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是改善阀门配合副摩擦学性能的基础。环境温度通过改变摩擦副材料的物理属性、组织结构,进而影响材料的磨损机制[2-3]。使用TRB3高低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宽温域下阀门导向副材料5A06铝合金的摩擦学行为。结果显示(图1):-100℃及25℃的摩擦系数曲线呈现相同规律,即均是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一个略有波动的稳定值,取为平均摩擦系数。而当温度升高到350℃时,摩擦曲线初始时即达到1.45的峰值,而不是和-100℃和25℃一样从较低摩擦系数逐渐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摩擦副间局部接触点在温度升高时形成局部焊接。25℃时平均摩擦系数最小,-100℃时微增,350℃时明显增大,推测原因是:与室温相比,-100℃与350℃时,摩擦副的表面粗糙度增大。磨痕形貌分析显示(图2),-100℃磨损表面存在大量犁沟、磨粒、分层;升至室温犁沟减少,剥离点出现;350℃犁沟消失,波状塑性变形出现,且氧元素含量较高。综上,-100℃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25℃磨损机理为粘着、磨粒和轻微氧化磨损;350℃磨损机理为粘着、氧化磨损。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叶涛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稿件作者
叶涛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马建伟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贾振元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24日

    2023

    04月27日

    2023

  • 03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7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