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7 / 2023-03-19 20:03:46
烃类基础油在钢表面成碳膜的摩擦化学反应
摘要录用
欧阳楚可 / 清华大学
田煜 / 清华大学
烃类基础油(如PAO)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化学惰性的。其润滑效果主要依靠粘度导致的动压效应,和物理吸附的边界膜。近年来,烃类基础油的摩擦化学活性被发现。例如,Erdemir(2016)等人在摩擦副表面制备金属氮化物/过渡金属催化层。催化层中的过渡金属可以催化基础油在摩擦区域原位生成碳膜,大幅提升了基础油的减摩抗磨能力。这为少用、不用含硫磷添加剂提供了可能。因此,研究烃类基础油的摩擦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烃类基础油生成碳膜的摩擦化学机理尚不明确;反应热/动力学数据和碳膜的摩擦学性质数据也较为缺乏;磁控溅射生长的催化剂涂层难以大面积制备。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无需催化剂、即可从烃类基础油生成碳膜的方法。生成碳膜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RI)在常温下进行,对钢摩擦副表面进行温和的磨合,使得表面具有催化碳膜生长的能力。第二步(RII)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通过合适的工况,在摩擦副表面生成一层碳膜。预生成碳膜的摩擦副经历磨损实验,其磨损率相比不预先生成碳膜的样品降低2个数量级(图a)。在不同的温度、压强下进行实验,发现碳膜的生成速率随着温度、压强的升高而升高。并且碳膜生成反应的活化能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显现出力激活反应的特征(图b)。利用压强修正的阿伦尼乌斯公式k=Ae-(Ea-PV)RT对全部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碳膜生成反应的活化能约为42 kJ/mol,远小于烃类热裂解的活化能(>100 kJ/mol)和ZDDP成膜的活化能(≈77 kJ/mol);活化体积约为6.5 A3,与长链烃类的一个链段的体积相当。基于测得的动力学数据,可以算出不同摩擦条件下碳膜的生成速率以及能否积累。计算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会先发生润滑失效(吸附膜的失效),在更高温度下恢复润滑(碳膜的生成速率增加,超过去除速率),最后再次润滑失效(碳膜的失效)。这一预测得到了宏观实验的证实(图c)。由此绘制了PAO基础油的“润滑相图”(图d),其中预测的二次润滑线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24日

    2023

    04月27日

    2023

  • 03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7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