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离子掺杂诱导生成缺陷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臭氧
编号:10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1-30 15:54:36 浏览:39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12月05日 11:2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6] 分会场6 [S6-2] 室内环境改善新技术、新材料

暂无文件

摘要
摘 要:为了解决目前臭氧污染严重的问题,以氯化铵为还原剂,运用水热法合成一系列Cl掺杂的水钠锰矿型二氧化锰(d-MnO2),其中MnO2-1.25在空速1200 L/g.h、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在连续运行12 h后对入口100 ppm的臭氧仍保持93.6%的去除率。Cl掺杂后的d-MnO2晶型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呈现微米量级的花状结构,但锰缺陷和表面羟基逐渐增多。通过BET和水蒸气物理吸附结果可以发现,不同氯元素掺杂量的d-MnO2的比表面积基本不变,孔径逐渐由微孔为主向介孔为主转变,疏水性明显增强。一系列原位测试表明,MnO2-1.25可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并且催化分解臭氧时并没有出现过氧物种的积累。DFT计算结果可知,经过Cl原子掺杂的d-MnO2更容易产生氧空位和锰缺陷,同时对于臭氧的吸附能明显增加,对于氧气和水分子的吸附能力减弱。锰缺陷越多的催化剂表面羟基越多,吸附臭氧后使得其键长变的越长。并且根据差分电荷和态密度的结果可知,Cl掺杂后的d-MnO2更有利于电子的传递,这样更有利于臭氧得到电子进而最终分解成氧气。提出了HO3·作为中间产物的臭氧催化分解的机理,这一工作对研究开发高效的臭氧去除催化剂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氧空位;水热法;臭氧分解;锰缺陷
报告人
吴章
清华大学

稿件作者
吴章 清华大学
张彭义 清华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2月03日

    2021

    12月05日

    2021

  • 09月15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2月05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