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 2021-06-28 17:08:35
血浆金属水平与血脂异常关联性的前瞻性研究
铝;砷;锶;钒;血脂异常
全文录用
蒋芹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袁瑜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邬堂春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目的:已有前瞻性研究显示,体内硒或铬水平升高与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存在显著的关联性,但此前多为关注单一金属的横断面研究。本研究旨在开展多种金属复合暴露与血脂异常关联性的前瞻性研究,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金属暴露评估及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基于东风-同济队列已开展的三个巢式病例对照(新发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研究人群,排除基线患有癌症、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及有缺失信息的人群后,共纳入2947名研究对象。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人群在基线时的血浆金属水平、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基线和随访时的血脂水平,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血浆金属水平与血脂异常及其亚型的关联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金属主成分、并探讨这些主成分与血脂异常的潜在关联性。

结果:研究人群平均年龄为64.26±7.38岁,男性占50%,经过5.01±0.31年的随访时间,共有521名研究对象新发血脂异常。校正传统的血脂异常危险因素后,金属水平位于第四分位与第一分位人群相比,血脂异常发生风险的风险比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铝1.58 (95% CI: 1.20, 2.08; P trend = 0.001)、砷1.34 (95% CI: 1.03, 1.75; P trend = 0.03)、锶1.44 (1.09, 1.91; P trend = 0.03)和钒1.47 (95% CI: 1.09, 2.00; P trend = 0.005)(表1)。此外,这些金属与血脂异常亚型中的低HDL-C血症以及高LDL-C血症发生风险升高也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图1)。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五个能解释多金属暴露64.90%的主成分,对于以铝、砷、钡、铅、钒、锌为代表的第一主成分,位于第四分位的人群与最低分位者相比,血脂异常的风险比及其95%置信区间为1.40 (95% CI: 1.07, 1.84; P trend = 0.02) (表2)。同时,该主成分也与低HDL-C血症以及高LDL-C血症发生风险升高显著相关(图2)。

结论:本研究表明,血浆铝、砷、锶、钒浓度增加与血脂异常发病风险升高显著相关。提示应加强多金属暴露的管理来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的发生发展。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2月03日

    2021

    12月05日

    2021

  • 09月15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2月05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