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 2020-09-16 12:38:10
超硬复杂形状表面的化学机械复合磨料流加工
机械化学复合,磨料流加工,超硬材料,复杂形状表面,薄膜
全文录用
王新昶 / 上海交通大学
张保财 / 上海交通大学
煜乔 / 上海交通大学
孙方宏 / 上海交通大学
磨料流加工(Abrasive flow machining, AFM)是一种采用含硬质磨料颗粒的粘弹性/粘塑性磨料对工件表面或边缘进行加工的非传统加工方法,其显著优点是适用于加工复杂形状表面。对于薄膜类硬质材料而言,AFM的加工作用力较小,这一方面有利于保护膜基界面、避免薄膜脱落,另一方面却会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多物理场耦合加工是机械加工领域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超硬材料加工领域,重点针对金刚石材料的平面加工,化学机械抛光(chemo-mechanical polishing, CMP)及摩擦化学抛光(tribo-chemical polishing, TCP)等方法已经得到了深入研究和普遍应用。将磨料流机械加工与化学反应相结合,有望实现超硬复杂形状表面精密加工,但需要针对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机理进行合理选择,比如,TCP常用温度高达数百摄氏度,在该温度条件下,大多数含有高分子物质的磨料流性质会发生严重劣化,丧失其粘弹性特性及加工性能。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磨料流机械加工与低温氧化反应相结合的、适用于超硬复杂形状表面(尤其是加工余量和膜基结合强度有限的薄膜表面)精密加工的复合精密加工方法,即化学机械复合磨料流加工(chemo-mechanical AFM, CM-AFM)方法,在传统商用AFM设备基础上,通过添加加热系统和氧化溶液可控间歇注入系统,搭建了CM-AFM实验原型机,确定了相应加工过程的工序图,并针对金刚石薄膜涂层拉拔模具进行了应用试验。由于机械和化学协同作用机理,CM-AFM相比于传统AFM表现出明显更高的抛光能力和抛光效率,尤其是对于传统AFM已经无法进行进一步加工的部分抛光的微米晶粒金刚石表面,采用CM-AFM可以获得更高的表面光洁度。此外,本文还系统分析了关键因素及工艺参数(包括金刚石薄膜类型、内孔区域和孔径、压力、温度和磨料流种类的组合、氧化溶液注入体积与频率的组合)对于加工过程的影响。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13日

    2020

    11月16日

    2020

  • 10月31日 2020

    提前注册日期

  • 11月05日 2020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16日 2020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承办单位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