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 2019-06-20 13:36:05
西湖凹陷中部花港组下段厚层状砂岩沉积相构成及成因模式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下段;层序地层格架;厚层状砂岩;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全文待审
杨 兰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下段处于盆地断陷-坳陷转换期,盆地两侧地层厚度较小,中央反转构造带厚度大,发育多套厚度逾百米的大型砂体,其沉积相构成和成因不清。利用已有勘探开发资料,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运用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原理及方法,开展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下段沉积体系研究。结合岩心、测井、地震资料重新划分地层层序,对花港组的四级层序做了全区对比,搭建了研究区四级层序地层格架,花下段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分别为HS5-HS8;根据岩石相、测井相、单井沉积相及连井沉积相对比分析后,开展地震相分析,研究地震相平面展布特征、地震属性平面展布,开展不同层序内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分析,确定了花下段多为厚层砂岩与薄层泥岩叠置样式为主,砂体厚度较大,以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从物源体系分析和构造活动及其演化特征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来看,东、西两侧斜坡物源供给有限,长轴方向的物源由北部主要物源形成,花下段沉积时期凹陷中央仍发育一组倾向东偏南30°的正断层组合,主要位于玉泉构造区沿凹陷长轴方向分布,而西斜坡上则基本不发育断层,以至于凹陷中央沉降幅度突然增加,可容空间增大并远大于斜坡区,这导致了凹陷中央花下段沉积时期长轴方向大型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继承性发育和稳定分布的巨厚砂体。本文研究成果对西湖凹陷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9月19日

    2019

    09月22日

    2019

  • 08月29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29日 2019

    终稿截稿日期

  • 09月22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承办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东北石油大学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