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 2019-09-04 00:08:45
复杂地形对非季风期青藏高原南坡黑碳输送及气候效应的影响
摘要待审
以往关于黑碳输送及其对青藏高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中,大多数模拟使用的模式水平分辨率都大于10km,可能不能很好地解析高原南坡复杂的地形。在该研究中,在南亚季风前期(4月)使用WRF-Chem设置了两种水平分辨率的模拟实验,来研究青藏高原南坡复杂地形对模拟黑碳的传输和在高原上分布的影响,其中包括4km高分辨率和相对粗的20km分辨率的模拟。两种分辨率的模拟结果都显示,在季风前期,高原的南坡附近有明显的气溶胶积聚,这与卫星观测的结果一致。在珠峰附近的站点观测到的由于南坡的生物质燃烧引起的高浓度黑碳事件也被模式很好的再现。两种分辨率的结果都表明,在白天由于大尺度环流驱动造成的盛行上坡风是黑碳传输到高原的主要机制,并且强度要大于夜间,局地的山谷风可以加强上坡风的传输。粗分辨率(20km)和高分辨率(4km)在高原南坡的地形分布上展示出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造成4km比20km的模拟出的跨越南坡传输到高原的传输通量大一倍(50%),辐射强迫也要高出30%-40%。不同的地形也导致不同的积雪覆盖和积雪中的黑碳辐射强迫分布。这意味着对于分辨率超过20km的全球气候模式,可能会在计算吸收性气溶胶造成的辐射强迫上出现显著的负偏差。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