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站
国际站
软件
办会软件
网络研讨会
视频会议
虚拟会议
机构版
下载与演示
会议
专业分类
报告频道
索引
服务
创建活动
讲座
研讨会/课程
会议
登录
注册
第十届(2019)海峡两岸高校师生土木工程监测与控制研讨会
2019年08月23日~26日
中国 · 武汉市
会议
线下活动
0
浏览
0
条评论
官网
收藏
分享
摘要详情
活动首页
摘要清单
摘要详情
ID / 提交时间
139
/ 2019-07-10 22:35:41
标题
基于动态转角测量的框架结构物理参数识别与广义模态柔度理论
关键字
参数识别;框架结构;模态柔度;陀螺仪;动转角
主题及专题
全体主题
>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
状态
摘要待审
作者
云周 / zhouyun05@hnu.edu.cn
摘要
针对结构识别算法应用于实际工程时,结构的转动信息难于准确测量及转角自由度通常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使用陀螺仪转角传感器测量动态信号的方法,基于动转角测量技术识别了框架结构的物理参数和模态柔度。首先,针对结构转动响应信息测量困难这一问题,提出采用商业级的微机电系统(MEMS)陀螺仪传感器测量角度和角速度响应,对响应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的结构物理参数识别的时域方法进行理论公式推导。通过试验验证了采用MEMS陀螺仪传感器直接测量转动响应相比于由广义逆方法重构转动响应对弯剪型框架结构进行刚度参数时域识别的效果更好;转角振型测试信息的补充,提高了使用灵敏度方法频域识别结构物理参数的精度。比较在时域内使用最小二乘递推算法和在频域内使用灵敏度方法对框架结构进行损伤诊断结果,结果表明相对而言灵敏度方法损伤识别结果更为准确。将转角信息引入模态柔度中,提出广义模态柔度概念。比较框架结构受静载作用下的位移(转角)与模态柔度计算所得的位移(转角),结果表明位移模态柔度比转角模态柔度的精度高,主要误差来源于模态阶数参与不足,前三阶位移模态对整体位移模态柔度的贡献大于前三阶转角模态对整体转角模态柔度的贡献。
活动首页
活动日程
时刻表
摘要清单
活动相册
我的审稿
管理活动
重要日期
会议日期
08月23日
2019
至
08月26日
2019
07月31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08月26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承办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联系方式
秦世强
mc******@163.com
+86********
徐 训
mc******@163.com
+86********
登录查看完整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
提示
×
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
您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
点此
咨询